全球的隱形殺手:心血管疾病(Cardiovascular disease)

The global silent killer: Cardiovascular disease.

請注意:
本篇文章旨在提醒國人,注意心血管的健康與疾病,如有任何不適,請務必尋求專業醫療院所及醫師的治療。


為什麼我們應該關心心血管健康?

有沒有聽過這句話:「你的心臟,就是你的生命引擎。」

如果這部引擎開始運轉不順,那麼身體的其他系統也會受到影響。然而,隨著現代社會工作壓力增加、飲食習慣變化、缺乏運動等因素,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節節攀升,成為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。

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報告,2019年有 1,790萬人 因心血管疾病死亡,占全球死亡總數的 32%【WHO, 2020】。這代表每 3人 就有 1人 死於此病。更令人擔憂的是,心血管疾病的影響已不僅限於年長者,近年來 20-40歲 的年輕族群罹患高血壓、冠狀動脈疾病(Coronary Artery Disease, CAD)的比例逐步上升,反映出生活方式的急劇變化。

台灣方面,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,心血管疾病已連續 36年 蟬聯十大死因前三名,2022年死亡人數超過 6萬人【衛生福利部,2022】。在高齡化社會中,如何預防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,成為台灣政府與民眾亟需面對的課題。



何謂心血管疾病?
了解影響心臟與血管的疾病。


心血管疾病的本質:不只是「心臟病」

許多人提到心血管疾病,第一反應可能是「心臟病」或「中風」,但其實心血管疾病涵蓋許多不同類型的病症,影響範圍從心臟、動脈、靜脈到微血管系統。這些疾病可能由 遺傳、生活習慣、環境因素、心理壓力 等多方面影響,且往往具有慢性進展的特性,這意味著它在你沒有察覺的情況下,已經對你的身體造成影響。


主要心血管疾病種類

  • 冠狀動脈疾病(Coronary Artery Disease, CAD) 心臟供血動脈因 脂肪堆積、膽固醇阻塞 而變窄,導致心肌供氧不足,可能引發 心絞痛(Angina)心肌梗塞(Myocardial Infarction, Heart Attack)

  • 腦血管疾病(Cerebrovascular Disease) 影響腦部血管,例如 缺血性中風(Ischemic Stroke)出血性中風(Hemorrhagic Stroke),可能造成永久性神經損傷、癱瘓甚至死亡。

  • 高血壓性心臟病(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) 長期 高血壓(Hypertension) 導致心臟負擔增加,進一步造成 左心室肥厚(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, LVH),嚴重者可能演變成心臟衰竭(Heart Failure)。

  • 心臟衰竭(Heart Failure) 心臟無法有效泵送血液至全身,患者可能出現 嚴重喘息、疲勞,長期發展可能影響 腎臟與肺部功能


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成因

(請注意) 每個人體質、飲食習慣不同,相關資訊是根據多個醫療機構、衛生單位的資料統整,如有任何不是,都請諮詢專業合格的醫療機構、醫師。


1. 不健康飲食(Unhealthy Diet)

飲食習慣是影響心血管健康的關鍵因素之一。長期攝取高脂肪、高糖、高鹽的食物,會導致 高血壓(Hypertension)、高血脂(Hyperlipidemia)、糖尿病(Diabetes) 等問題,進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。


  • 飽和脂肪與反式脂肪(Saturated & Trans Fats):這些脂肪主要來自加工食品、油炸食品,會促使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LDL, "壞"膽固醇) 增加,導致動脈硬化(Atherosclerosis)。

  • 高鹽飲食(High Sodium Diet):過量攝取鹽分會導致 血壓升高,增加心臟負擔。

  • 高糖飲食(High Sugar Diet):過量攝取糖分會影響 胰島素敏感性(Insulin Sensitivity),增加糖尿病風險,進而影響心血管健康。


2. 缺乏運動(Lack of Physical Activity)

現代人因工作繁忙、生活壓力大,運動量普遍不足。根據 WHO 建議,每週至少 150分鐘 中等強度運動(如快走、游泳),但許多人未達標。


運動不足會導致

  • 肥胖(Obesity):體重過重會增加心臟負擔,影響血管健康。

  • 血管彈性降低(Reduced Vascular Elasticity):缺乏運動會使血管失去彈性,增加動脈硬化風險。

  • 血糖與血壓異常(Blood Sugar & Blood Pressure Issues):運動有助於穩定血糖與血壓,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

3. 吸菸與過量飲酒(Smoking & Excessive Alcohol Consumption)

吸菸與過量飲酒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。根據 WHO,吸菸者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非吸菸者高出 2-4倍


吸菸的影響

  • 尼古丁(Nicotine)會促使血管收縮,導致 高血壓
  • 焦油(Ta):會損害血管內壁,促使 動脈硬化
  • 一氧化碳(Carbon Monoxide):會降低血液攜氧能力,影響心臟功能。


過量飲酒的影響

  • 酒精(Alcohol):會影響 血壓調節,增加心臟負擔。
  • 長期飲酒 可能導致 心肌病變(Cardiomyopathy),影響心臟收縮功能。


4. 壓力與心理健康(Stress & Mental Health)

長期壓力會影響 交感神經系統(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),導致 血壓升高、心跳加快,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。

壓力的影響

  • 皮質醇(Cortisol):過量分泌,可能導致 血糖異常,增加糖尿病風險。

  • 慢性壓力:可能促使 血管發炎(Vascular Inflammation),加速動脈硬化。


5. 空氣污染(Air Pollution)

空氣污染中的 懸浮微粒(PM2.5)會影響血管健康,增加 心臟病與中風 的風險。


空氣污染的影響

  • PM2.5 會進入血液,促使 血管發炎,影響心臟功能。

  • 長期暴露於污染環境,可能導致 高血壓、動脈硬化



全球心血管疾病的影響與趨勢

為什麼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全球健康危機?

在全球範圍內,心血管疾病已不只是「老年病」,而是所有年齡層都可能面臨的健康挑戰。根據《全球疾病負擔報告》(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Report),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超越癌症,成為影響人類壽命的頭號疾病【GBD, 2020】。


影響層面

  1. 死亡率驚人:2019年,全球有 1,941萬人 因心血管疾病死亡【WHO, 2020】。

  2. 慢性病負擔:心血管疾病患者通常需 長期服藥(降血壓藥、抗凝血劑等)。

  3. 生活品質下降:患者可能出現胸痛、呼吸困難、疲勞等症狀,影響工作與社交活動。

  4. 經濟負擔:治療心血管疾病的醫療費用高昂,對個人家庭與社會造成負擔。


Adjust your diet, exercise, and lifestyle



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?

預防大於治療:全球醫療機構的建議

  • 健康飲食:減少 飽和脂肪、反式脂肪、鹽分、糖分,多吃 蔬果與全穀類

  • 規律運動:每週至少 150分鐘 中等強度運動,如快走、游泳等。

  • 戒菸與減少酒精攝取:吸菸與過量飲酒是 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

  • 控制血壓與血糖:高血壓與糖尿病是 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誘因,應定期監測。

  • 改善空氣品質:空氣污染與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,應減少暴露於污染環境。


結論:重視心血管健康,讓生命更長久

心血管疾病不僅影響全球,更是台灣社會的一大健康挑戰。

油炸食物看起來的確非常吸引人,但有許多料理過程,並非是符合健康程序。當我們享受油炸美食、甜點時,真的要提醒自己。油品、原料、處理過程,都可能暗藏危機。

希望大家都能建立 健康飲食、運動習慣、壓力管理等應對的正常心態與生活習慣

可以有效降低風險,提高生活品質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深入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現況與預防策略!


🔳 相關文章:認識慢食


衛教資源:

台灣

  •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- https://www.hpa.gov.tw
  • 台灣心臟學會 - https://www.tsoc.org.tw
  • 台灣醫學會 - https://www.tma.tw

國際

  • 世界衛生組織(WHO) - https://www.who.int
  • 美國心臟協會(AHA) - https://www.heart.org
  • 歐洲心臟學會(ESC) - https://www.escardio.org

熱門文章